2024-09-23 16:47:28 | 977招生网
中国的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历史上第1位“状元”,是唐武德年间诞生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它的考试模式有一点像今日的高考,不过除了这一点,科举和高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一个是古时候的选拔人才制度,一个是当下社会的选拔人才制度,这两种不同考试制度的第一名,都会获得“状元”称号,那么古代的状元郎,放在现代又是什么学历呢?
其实按照严格意义来说,科举考试所取得的成绩,并不能与当代社会的学历考试持平。古时候之所以会出现科举制度,确实是为了给国家选拔人才,但是他们选拔人才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现代社会人们通过高考所取得的学历,并不是专程为了服务特定的人群。不过如果从考试的阶段来看,状元的名号与现在的学历还是有一定相似性的。
接下来就以清朝为例,介绍一下古人为了科考,曾经走过的学习之路。古时候的孩子想要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名额,需要进入由一些秀才所举办的私塾读书,他们从私塾毕业以后,需要通过童子试得获得参加下一次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以后,这些人无论年纪大小都被称之为“童生”。
接下来他们要去参加院试,这场考试是由当时的省学政所主持的,通过院试以后,又成为了人们俗称的“秀才”,也算是踏入了士大夫阶层。
只有获得秀才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乡试,乡试是由每个省自己办的,只有本省的人才能够参加,通过以后获得了举人的身份。获得了举人功名,就会继续参加接下来的会试,这场考试在各、州县进行,通过的人就成为了“贡士”。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殿试,也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科举考试,这场考试规模宏大,由皇帝亲自主持,随后按照成绩高低给这一些参加考试的人进行排名,通过者成为进士,只有排名第一的人才能够被称作为状元。
光是从这些考试阶段来看,就已经能够感受到科举队伍的庞大。一级又一级的考试,诞生了数百万的秀才、举人,多少人都是奔着金榜题名去的,可是真正能够站在考试顶峰之人,只有状元郎一人。
纵观中国整个科举考试的历史长河,根据有效文献记载统计,1300多年的历史中所诞生的文武状元共有777人,他们有的是贵族名流,有的是庶民百姓,这些人也完成了科举考试的终极目标:一举夺魁、光宗耀祖。
只是这些人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所求的是功名利禄;然而现如今的高考和最终拿到的学历却不是如此,高考是为了让学生选择心仪的学校,学历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认可,与单纯的科举考试来比相差甚大。这种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反而更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所以并不能笼统的将那个时代的状元郎,与现如今的学历相提并论,毕竟这两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相同点:
其一,都是人才选拔制度。 两种制度都是我国不同时期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二,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 科举考试 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对于高考制度, 新中国成立 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 管理模式 ,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 科举制度 ,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
其三,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 封建社会 ,存在严重的 等级制度 ,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而如今的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继续深造。
不同点:
其一,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制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拔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其二,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而高考制度下,报考条件限制较少,只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参加考试。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 四书五经 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通常比较呆板,主要就是写文章,文章写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阅卷老师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越好,同时还必须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即使是优秀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达到最终统治者的手中。而如今的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诸多,涉及文、理、综合,同时还有体育、实验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试、机试、实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还对考生的身高、视力作出特别要求。同时,高考的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理论联系实际 ,十分注重考生的创造性和 主观能动性 的培养。
其三,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比例不到1%。而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虽然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录取规模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少很少有比例下降的年份,部分省录取比例达到60%。就二者作用而言,科举制主要是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制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考。
其四,考生在通过两种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作为古代的科举制,每三年进行一次,只要考生考中了就成为官员,只不过是职位高低不同,每年所拿俸禄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员,都比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高。而如今的高考,高考考生毕业毕业之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管是考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亦或是高考落榜,考生们的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而且,就算是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那些高考落榜的人更好的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并不只是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其五,性别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报考者均是男性,没有女性。所以当出现“ 女驸马 ”时,朝阳内外会引起强烈影响。这与中国古代 男权 至上是分不开的,只有男性才有权力去学习知识,即出现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代的高考制度,男女均可参加,甚至很多时候,女考生比男考生更优秀,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和科举制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
一、概念不同
1、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科举制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
二、目的不同
1、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是为了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
2、科举制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是为了给国家选拔官员的方式。
三、考试内容不同
1、高考 977招生网
共5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文综》等。
2、科举制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古代是怎样进行“高考”的?封建时代,无论从何种角度讲,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两个极端对立的利益群体。这种利益对立并不一定只通过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表现出来,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种合理的释放途径来表达。阶级对立不宜夸大,而是应尽力模糊、弥合甚至是消除。这种模糊、弥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度。今日寒窗苦读,明日庙堂高座,虽然皇帝老子的位子永远不可能通过几场考试能获得,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却也不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秀才的才智相当于一本到研究生之间,文凭相当于现在的大专,谋生能力大概相当于当今社会的大、中专学历。秀才是古代功名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等级,很难直接与现代的学历制度相等同。具体从以下方面参考:一、谋生能力相当于当今社会的中、大专学历古代秀才如果考不上举人,通常便可以蒙学为生,就是说可以在乡村地方找一处小屋子教育小学生,这称为蒙学。而当今做小学教
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代高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又有哪些相似?科举考试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其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核心价值观,已经超越了帝制时代,具有现代性。如今的高考,虽然在形式、性质上不同与科举,但内在的含义大致还是一样的。那么科举与高考在哪些方面是相似的,哪些方面又是不同的呢?相同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两
十年寒穿苦读,古代科举制度和现代的高考那个更难考?我觉得古代的科举更难考,原因有两个,第一古代科举考试考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人读一辈子书也考不上,第二,古代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少,据记载每次考试,进士以上的不超过三百人。古代科举考试,只要考中进士才算是真正的考上了,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而现代高考虽然内容比较多,但是可以取长补短,很多人偏科的情况下可以用自己擅长的弥补。古代科举考
高职单招和高考的专科有什么区别?高职单招和高考的专科区别如下:1、高校的选择是不同的高中学生通过单独的招生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因此他们不再需要参加高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被高校或本科院校录取,但一般以学院为主。2、参加考试的身份不同与普通高考不同,高职单招分为13类而非文科。它们是:企业管理、财务、政治和法律、教师教育、秘书、工艺品、旅游、机械、计算机、电气和电子、建
吉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高考升学率37.3%。1、根据吉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官网2022年公布的数据,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共有4200人,最终被高等院校录取的人数为1613人,据此计算出的录取率为38.4%。2、对比2021年的数据,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为3925人,录取人数为1421人,录取率为36.2%。综合来看,吉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总体高考升学率约为37.3%。吉安市高考考点2023年
单招和高考有什么区别单招和高考的区别考试时间不同,单招是参加高考报名后,再参加单招报名,并在高考前,提前考试录取,高考是要统一参加高考;能考的大专院校不同,单招通常是省内的大专院校,而高考是可以考取全国的大专院校;考试难易程度不同,单招通常是单招院校出题考试或由省市统一组织考试,相对高考,要简单些。高考难度更大。单招录取上大专和高考录取上大专只是在录取方式上有所差异。通过单招录取的学生
药学的文科和理科专业代码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课程设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1、课程设置不同:文科药学专业侧重于药品营销、质量管理、药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理科药学专业侧重于药物的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2、研究方向不同:文科药学专业主要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等第一线工作,侧重于药品的流通、使用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理科药学专业:主要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
2025-01-29 04:49:45
2024-10-14 00:17:39
2025-01-25 14:34:29
2024-09-12 15:30:48
2024-11-01 04:08:06
2024-12-09 12:18:07